近年来,涟水县将农房改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系统推进,高标准抓好农房建设,高要求写好“后半篇文章”,一幅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现代农村“蓝图”变成了现实画面。
一是推动产业发展。涟水县坚持“项目绕着产业布”“产业跟着项目进”的工作导向,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,通过发展规模农业、特色农业、旅游农业等方式,大力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形成多层次、多渠道的就业体系,促进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增收。特别是芦笋、食用菌、优质稻米、酿酒高粱等在涟水有稳定销路和市场的优势产业,该县集中力量、集成政策、集聚资源,在产业结构调整、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找准突破口,努力打造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的村级特色农业品牌。
二是优化基层治理。涟水县强化党建引领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大力推进政治、法治、德治、自治、智治“五治融合”,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。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,因地制宜完善“村规民约”,大力宣传创业精英、身边好人、优秀家风等先进典型,引导农民见贤思齐、崇德向善。寻求社区文化认同,积极开展文明户、示范户等评比活动,帮助群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,推动居住条件和精神面貌双提升。
三是完善公共服务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、越来越多的百姓入住,对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文化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。涟水县统筹一事一议资金,加快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,为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奠定坚实“硬件”基础。重点优化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,通过合理设置服务网点、推动资源下沉等方式,切实解决群众“看病难、上学远、办事烦”等痛点问题,让优质服务资源更贴近农民生活圈。